随着暑期的到来,舟山迎来了旅游旺季,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通过舟山跨海大桥抵达普陀山、朱家尖、岱山岛等旅游景点,大桥日均断面流量超4万辆次并呈增长态势。
作为舟山目前连接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舟山跨海大桥自2009年12月25日全线贯通后,使舟山告别“非舟楫不相往来”的历史,舟山到宁波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抵达,到上海等地的往来时间也大幅缩短,有力推动了舟山与其他地区的交通往来。2019年底由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的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岱山岛海上悬岛的局面,改变了岱山人民自古以来出岛依靠渡船的方式。
跨海桥梁群的建成通车实现了舟山向大桥时代、新区时代、自贸区时代的华丽转身,架起了当地100多万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通途。而这背后,离不开舟山管理中心的保驾护航。12年来,舟山管理中心顺应舟山发展趋势,多措并举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凝心聚力保畅通,提升服务惠民生,坚决守护海岛百姓出行路。
科技赋能“智慧大桥”安全新篇章
“注意安全,保持车距”“请勿疲劳驾驶”……近日,若你驾车驶过舟山跨海大桥,会发现路边竖起了一排红蓝相间的设备,并不时发出阵阵报警声,这就是舟山管理中心引入的夏季防疲劳“神器”——声光报警器和高集束广播。
酷暑季节,驾驶人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疲劳驾驶行为。今年7月,舟山管理中心联合高速交警创新应用科技利器,针对性地在事故多发路段加装声光报警器和高集束式扩音广播,形成“定制化”的“防疲劳走廊”,有效提升道路行车安全性。同时,高集束广播因其极强的穿透力,可以向过往车辆定向播报道路通行信息,及时有效提醒广大司机注意前方路况,谨慎驾驶。如有事故发生,还可以通过远程喊话形式同步播报预警信息,引导驾驶人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我们还引入了智能防疲劳预警系统、智能发光标志牌、高速公路边界行人闯入管控系统等系统设备,并在周末开启大桥景观灯,全面提升舟山跨海大桥暑期道路保畅和安全管理水平。”舟山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舟山跨海大桥还实现了电子监控全线覆盖,通过“人工巡检 事件检测”相互补位,织密路面巡查防控网格,全面及时发现桥上的突发状况。近日凌晨,舟山管理中心监控员正在监控大厅对大桥进行视频巡查,“事件检测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显示“金塘大桥舟向k44处有辆轿车存在异常情况,请求拦截检查”。监控员第一时间向高速交警通报并全程追踪该车辆的行驶路径。从发现异常到成功处置,短短半个小时。这是舟山管理中心运用事件检测系统和全程智慧监控实现应急管控的生动体现。
据悉,近年来,舟山管理中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为高速公路的安全便捷与高效赋能。其中对舟山跨海大桥重点路段、重要结构物、盲区路段进行视频补盲全覆盖。同时,由该中心创新研发的事件检测系统的启用,实现了自动监测、实时预警等功能,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早疏导,有效提高异常事件的主动发现率和及时处置率,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
此外,舟山管理中心还在舟山跨海大桥全线更替了新型气象监测仪,有效解决了原有气象仪监测数据易丢失、不准确等问题。更新改造后的气象监测系统可以直接接入市气象局网络智慧高速监控指挥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和气象监测,精准采集路面风力、风速、大气温度湿度等信息,及时作出预判、发出预警,实现道路气候灾害的预先、快速、有效处置。
天堑变通途架起美好生活幸福桥
这是一座经济桥也是民生桥。一旦台风、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发生,大桥需要封道时,群众关注大桥安畅情况表现得更加明显。舟山管理中心监控员配合高速交警为群众答疑解惑,告知路况信息,想方设法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去年台风“烟花”来袭期间,高速封道,桥面风力多处10级以上,但为护送金塘岛危急病人,舟山管理中心高效部署、积极配合高速交警通过警车开道,护送救护车至舟山医院。
天堑变通途,大桥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快递运输车得以从宁波直达岱山,运输时间极大缩短。同时,这也改变了岱山快递业“看天吃饭”的历史。“过去,运往岱山的快递要先留在舟山二次分拣,现在有了大桥,外界的货物可以直通海岛了。”岱山的邮政寄递部门主管胡志平感慨,大桥让快递物流中转费下降20%,岱山海鲜也可实现当日到杭州。
对于许多海岛商家来说,舟岱大桥的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进货难”问题,让商家的“生意经”念得更顺畅。经营水果店已有8年店主傅毕华感叹到,“以前去进货,遇到恶劣天气,在码头上呆上2天,那水果肯定有点损耗。不能卖的话,只能自己亏掉。”大桥通车后,食材的新鲜度和存活率得到了保障,为海岛食品行业带来“福音”。
“大桥开通了,我们公司的客运线从每日8班次增加到100班次了。”舟山市舟岱客运有限公司经理朱文辉笑着说,该公司经营着岱山岛与舟山本岛之间的客运服务,原先从岱山出发到舟山本岛,必须采用摆渡方式,每日共8班次,每趟全程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舟岱大桥开通后,不仅在途时间缩短至1小时,而且也实现了全时段路上交通畅行,出行效率及舒适度都大大提高。“我们新招了30多名驾驶员,目前正通过增设沿途下客点等方式进一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高实载率。”
路通、桥通、人心相通。通车半年来,舟岱大桥不仅拉近了岱山与舟山本岛乃至省内其他地市的距离,也悄然改变着岱山人民的生活,市民的幸福感在大桥时代肉眼可见。据舟山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22年8月23日,通车大半年内通过舟岱大桥进出岱山的总流量约174.73万辆车次,日流量最高峰达2.26万辆车次。
大桥铺就经济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迎来“大桥时代”的岱山,正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谱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新篇章。大海不再是阻隔,舟岱大桥成为助推岱山经济旅游发展的“新引擎”。站在岱山收费站出口处,极目远眺,规划总面积28.8公顷的岱西星浦未来社区建设项目尽收眼底。作为岱山首个省级未来社区项目,不久将有7000名高素质人才和产业工人入住,为岱山“产城人一体化”融合发展打开新格局。
抢抓舟岱大桥通车运营的利好,岱山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以来,在“大桥效应”下,岱山县共有洽谈招商项目143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3个;1至7月招商引资新注册企业93家,已有资金到位的企业68家,产业项目实际供地605亩。瑞程石化、上海卓然、四川润和、浙石化物流基地、中试新材料产业基地……随着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如今的岱山阔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有人用“黄金路”“致富路”“腾飞路”来形容这座跨海大桥。从舟岱大桥一路抵达岱山本岛后,往西侧走,一座鱼山大桥连接了岱山本岛和鱼山岛。登高俯瞰鱼山岛,一座座大型石油炼化设施拔地而起,多个原油、石化产品运输码头一字排开,大型货轮往来不息……宛如一幅“超级工厂”的画面徐徐铺展。2021年“浙石化”成为舟山首个千亿级产值企业。目前,项目二期全速推进,三期正在谋划。未来,这里将以乙烯等高端产品为特色,具备最全面的石化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条和世界最先进的炼化工艺技术,全部投产之后,每年炼制的原油能够填满三个西湖,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现代的石化产业基地。
舟岱大桥的建成通车,也为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契机。通桥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进出货难题,让运输提速,还给企业省下了大笔的物流费用。浙江舟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员算了笔账:以前集装箱车从海上摆渡,费用是602元/趟,如果因风雾滞留岛上,企业还要负责集装箱司机的食宿,赶不上船班的产品也要存放在冷库里。而如今,集装箱车过大桥可以享受六折优惠,etc还能再打折,算下来物流费用只需88元/趟。与此同时,客户往来日益频繁,合作商机日渐增多,企业发展的路子一下宽了,这条跨海高速公路让商家的“生意经”念得更顺畅了。
交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之一。从交通末梢升级为重要交通节点,不仅是交通连通,更是产业和经济上的连通,跨海桥梁群改变了舟山人民的时空距离观念,舟山依托跨海桥梁群驶入共同富裕“快车道”,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舟山管理中心将持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切实保障经济桥、民生桥,暖心护航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为舟山打造“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谱写新的蔚蓝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