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入口水马被雨水冲倒了。”“收到!”5月12日,安全员张斌淋着雨穿梭在舟山西收费车道间,对倒塌的水马注水加固,并对标志标牌进行固定。
本周,受高空槽过境影响,舟山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或对高速公路通行造成一定影响。恰逢5月12日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舟山管理中心结合“三防”工作总体部署,压实责任,精准发力,多维度多层面综合应对,绷紧“四弦”,切实做到“充分准备、科学防范、合力抗灾”,确保甬舟高速、定岱高速平稳安全度过此次汛期强降雨。
责任落实,绷紧准备之弦。中心上下高度重视,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将防汛责任落实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等各环节,切实做好设备、技术、人员、物资准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共备足防汛物资包括移动电源车1辆、移动发电机5台、巡查车辆5辆、清障车11辆、工具车2辆、驳货车3辆、吊机2辆、水泵17台、卫星电话3部、皮划艇2艘、挡水板50米、麻袋4640只、防汛沙袋375只。
重点排查,绷紧防范之弦。舟山各收费站提前对排水沟、屋顶排水管道等进行疏通,对收费内外广场防撞水马进行注水加固,检查车道限高杆、栏杆、标志标牌是否牢固。甬舟高速、定岱高速加大对沿线桥梁隧道、路面边坡等排水设施的排查力度,对渗水、易积水路段、边坡滑坡、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的标志标牌、防撞护栏进行修整加固,并增设醒目警示标志标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在边坡区域,重点检查山体是否稳定,有无滑移危险。隧道口重点检查上下边坡有无安全隐患,有无落石危险等。及时建立隐患清单,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消除。”舟山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入汛以来,共排查预案、设施、边坡等方面存在问题共计14项,已全部完成整改。
发挥合力,绷紧联动之弦。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研判和应急预案,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发挥好高速联勤统一指挥作用,成立两岸三地指挥部,最大限度发挥聚合效应,强化第一现场处置能力。发挥好安全、养护、机电、清障各专业应急抢险班组主力军作用,突出大应急状态下的高效联动能力。应对强降雨天气,养护队伍及时清理水毁冲击物等路面障碍物,第一时间清除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高速道路畅通。
全员宣贯,绷紧宣传之弦。5月12日,舟山管理中心通过双课堂制,利用“‘智鼎课堂’全员学 线下课堂集中学”的形式,积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活动。同时,各收费站安全员发表相关演讲,向员工介绍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技巧,为接下来防汛防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舟山管理中心将持续盯紧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落实防汛各项措施,瞄准防汛关键点,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筑牢安全防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防汛“生命线”,不断提升高速安全保障能力。(赵白璐、朱波、张斌)


